“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面綠華濃。此時此刻鳳靈兒十分地思念鐘天正。
“小姐,又在想姑爺呢?”
“嗯?!币鸭奕说镍P靈兒也不再羞澀回答這些問題了。
“不如來做思夫菜吧?!?br/> “那是什么?”
“少奶奶,您跟我來。”
只見丫鬟將活螞蚱放盆里加蓋(通氣)停2天,螞蚱排光糞便,下沸水鍋燙死,撈出,去掉頭、肢、翅、內(nèi)臟,同鹽水一起入鍋,文火煮段時間撈出瀝水。油鍋燒至四成熱,投入螞蚱,炸至金黃色撈出即成。螞蚱很容易酥脆,2~3分鐘即可。喜歡吃辣的還可以撒一些辣椒粉。秋季的螞蚱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特別是雌蟲有很多卵,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卵磷脂被消化后,可釋放膽堿,對增進(jìn)人的記憶大有裨益。
“哎呀,這些是什么呀,好嚇人呀?!兵P靈兒初見油炸螞蚱這種東西有點(diǎn)不情愿。
“螞蚱有止咳平喘、對百日咳、支氣管炎有較好的療效呢,對于我們窮人家可是寶貝呢。”
“是嗎?以前我還真不知道,我先來做試試。”
只見鳳靈兒炒麻豆腐本是窮苦老百姓的美食,可是有錢人卻也好這口,甚至還有癮。就會做炒麻豆腐頗有名氣。其實(shí),這炒麻豆腐和豆汁兒一樣,都是老北京人最鐘愛的傳統(tǒng)小吃。據(jù)說,炒麻豆腐最早出現(xiàn)于明初。那時候,窮人家會把這做綠豆淀粉、粉絲的下腳料拿回家去,用羊尾巴油來炒著吃,然后在里面再放點(diǎn)咸雪菜、大青豆,冷熱均可食用。
“準(zhǔn)備麻豆腐1碗,調(diào)料有色拉油適量,醬油適量,蔥1根,姜半塊,干辣椒4個,鍋燒熱倒油,將蔥段、姜片倒入爆香,下麻豆腐翻炒,根據(jù)鍋中情況再適量加點(diǎn)油以防巴鍋。倒入醬油不斷翻炒,倒入大量熱水,水要沒過麻豆腐大火煮開起泡煮開后火調(diào)小一些,一邊煮一邊用鏟子不斷翻炒,炒至水與麻豆腐完全融合即可,盛出裝干凈鍋燒熱倒入少許油,將干紅辣椒倒入炸出香味關(guān)火,將辣椒和油一起倒在炒好的麻豆腐上?!?br/> 鳳靈兒邊做邊告訴丫鬟。
“熱水一定要多加,長時間煮、炒后才會好吃。炒麻豆腐時,還可以加入黃醬、青豆、青韭、雪里蕻等一起炒?!?br/> 豆汁兒和麻豆腐。一為其絕無僅有,二為其味道之怪。豆汁兒和麻豆腐的味,酸澀混雜,怪異非常,真不是誰都能接受的。綠豆泡發(fā)后加水磨成漿,將粉漿放置一夜會分為三層,最下層的粉狀物,晾干后即是淀粉。最上層灰綠色的水即豆汁兒的前身。把這灰綠漿水盛出,發(fā)酵后便是酸酸的生豆汁兒了。生豆汁兒加水熬至熟透,熬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很多浮沫,把浮沫盛出瀝去水分,即是麻豆腐。豆汁兒就是做淀粉、粉絲后該扔的東西,麻豆腐更是熬豆汁兒時要扔的東西。炒麻豆腐一般要用羊尾油,且用油量不小。當(dāng)然素油也是可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