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六四地地道道的陜北人,在一年多以前他因為躲避滿清朝廷的剃發(fā)令而帶著妹妹老娘來到了振川城。
剛到這兒的時候,還沒有什么振川城,只有一個小小的棱堡。那時候他只是想著把這股風(fēng)躲過去了再說,并沒有長期在這里生活的打算。
這兒的當(dāng)家寨主是個奇怪的人,對于剃不剃發(fā)沒什么要求,反倒是要求不能纏足。要不是實在沒力氣再往山里跑了,他都不想呆在這里。女孩子家家不纏足,那以后還能找到婆家嗎?妹妹的終身大事不就被耽誤了?
要不在這兒先暫時躲躲,等以后了再找個既不剃發(fā)又不纏足的地方。除了不讓女人纏足這條討厭的規(guī)矩以外,這里對于像他這樣逃難的人還不錯。
呆了沒幾天就被人叫著去修城開荒,這放到從前吳六四肯定不愿意干,但是這次他十萬分的歡迎,不為別的,因為這里不管是修城還是開荒都管飯還發(fā)東西。不光是壯勞力這個待遇,即使是婦女還有小孩,只要能干點活就不餓肚子。逃難能遇到這樣的好事,可是祖宗保佑神仙顯靈了。
修城一直修到了十一月份,外城墻都修好了??粗@座新修的城,吳六四第一次動了想長住在這里的念頭。這里起碼要比別處看著安全一些,清軍過來的時候還有個城能擋著。
筑完了城原以為沒活干了,今后怎么混飽肚子就成了問題??蛇@個擔(dān)憂沒過幾天就解決了,振川城里又開始招工了。招工的選擇很多,最次也能進個墾荒隊去開荒。吳六四的想法是去自己比較熟悉的建筑隊當(dāng)小工,這活已經(jīng)干了一段時間,除了費力氣以外沒什么難度。
剛報名到建筑隊,就有一個小管事過來問他有沒有興趣去最近才出來的搪瓷工坊干活,哪兒的活缺人,工資也比較高一點。
面對這個選擇,吳六四和老娘商量了一下,老娘聽人說,搪瓷作坊干活其實就和以前的鐵匠差不多,就是把鐵片子壓成各種鐵罐子,活確實很好干,還能學(xué)門技術(shù),說不準(zhǔn)以后能指著這門手藝吃飯哪。
就這樣吳六四到了搪瓷作坊上工,結(jié)果到了哪里才發(fā)現(xiàn),這活根本就沒什么技術(shù),學(xué)了兩天就能干了。用一個叫鑄壓機的玩意,把剪好的鐵片放里邊,然后使勁一壓,鐵罐子就壓出來了,剩下的交給其他人就行了。
壓了一個多月的鐵罐子,吳六四都成了老手了。工坊里的工資還可以,一個月除了吃飽肚子以外,還能拿一個銀元的工資,有時候還發(fā)點其他的小物件比如洗手洗衣服用的肥皂,各種搪瓷做的鍋碗瓢盆。
也就是這段時間,吳六四終于在這里安了家。他和老媽還有妹妹分了一個小房子,一家人終于不用住窩棚了。
分的房子并不完全屬于他們家,聽管事的說只能免費住三年,三年以后要收租金。這房子也不大,連個廚房都沒有,家里做飯都要到離房子不遠(yuǎn)的專用廚房里去做,不怎么方便。那個廚房里每家分了一個灶頭,幾家人出出進進做飯的用具放哪兒都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