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農不穩(wěn),過完年后振新城無論是工坊還是軍隊,都要參與春耕。不重要的工坊停工停產,重要的工坊也要進行錯峰生產,讓壯勞力到田間地頭去種田。
今年的水田面積比去年擴展了一倍多,有近兩萬畝。不過一多半都是最新投靠的農民的自有土地。馬家河附近的農民就貢獻了好幾千畝地。
不管歸誰所有,李振新都一視同仁。這些自耕農的春耕得到虎威軍極大的幫助,從低價賒買農具,到賒欠種子,提供勞力和耕牛,總之是一站式的服務,后期還會專門興修水利,保證灌溉。
提供這么好的政策,當然不是無私的。賒欠的農具和種子收完糧就用糧食來還,而且農民種的糧食只能賣給虎威軍不能賣給其他人。說白了,李振新是購買了這些農民的糧食期貨,等糧食上市的時候再提取。
有時候覺得特沒出息,一兩萬人的口糧就把人折騰的,一年之中大多數時間都愁這事。不愁也沒辦法,去年自產的糧已經吃的差不多了,接下來的的日子就只能靠進口了。陜北各地山溝溝里能買的余糧,有不少被收進了振川城。這還不一定夠,還得靠晉商那邊解決一部分。
晉商也是膽子大,從去年冬天開始,通過他們的渠道流入振川城的糧食就有萬石之多。目前振川城里從晉商手中主要收購的是南方的糖酒茶葉棉布,以及銅錫鉛等金屬,還有硫磺,硝土。這里邊除了糖酒茶葉主要依靠他們這個渠道以外,其他的別的渠道都有供貨。
這種大規(guī)模大范圍的物資轉運和流動,不知道晉商們是如何避開清軍的盤查和防備。能在亂世做生意的人,確實都沒有簡單之輩。
李振新對于春耕也幫不上大忙,就躲在武器實驗場里繼續(xù)點火玩。也許是點的火太大,爆炸結束之后居然還響了一聲。
聽又響了一聲!不對怎么好像是從城外傳來的火炮爆炸的聲音?李振新立馬派人去看怎么一回事。于此同時,軍營的集合號聲也在全城想起,所有人都緊急停下了手中的活,慌亂的詢問,發(fā)生了什么事。
李振新帶著人直奔,軍營而去,一定是發(fā)生了什么意外狀況,炮聲還在響,聽聲音似乎是前川堡方向,哪兒好像不靠近清軍啊,怎么會有戰(zhàn)事發(fā)生。
在去軍營的路上,碰見了肖正南安排的找李振新的報信人員。從報信員的口中李振新才大概了解了情況,有大股清軍騎兵從振川城北部的山區(qū)沖了出來,前川堡的守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清軍已經沖進了棱堡,目前只有少數人還在堡內個清軍周旋,聽的的炮聲就是堡內剩下的人引燃的,主要目的是向振川城報警。
清軍在沖進前川堡之后,并沒有停留,不部分人清剿赴歐頑抗的守軍,大部隊繼續(xù)向振川城沖來。他們準備一鼓作氣拿下振川城,打一個措手不及的閃電戰(zhàn)。
趕到軍營的時候,肖正南已經把所有的常備軍都集結好了。李振新二話不說就直接問到目前城里去春耕的人是不是大部分還在城外?
肖正南回答說,大不部分人肯定是來不接撤回城了,清軍的騎兵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到城下,前川堡已經兇多吉少了。現在最好的辦法是率軍出擊,在城為阻退清軍,給其他人贏得撤往城里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