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封青巖一言,譽滿天下的稷下學宮吵起來了。
????稷下的各派門徒或士人,針對圣曲《招魂》是否以某種形式存在于天地間,紛紛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且旁征博引,窮盡事理。
????一時之間,可見稷下學宮各處,皆有士子競長論短,爭論不休。而封青巖之言,亦成為天下的熱點……
????“諸位,吾等黑夜不見日,日可在?吾等白晝不見月,月可在?吾等夜雨里不見星辰,星辰可在?吾等一時不見,又豈能說日月星辰皆不在?吾竊以為,封三鼎言之有理,圣曲《招魂》并沒有真正失傳,而是某種以吾等未知的形式,一直存在于天地間……”
????那文人的話一落,就引得諸多文人士子的點頭認可。
????還有士子附和道:“的確如此,雖吾等一時不見日明星辰,但日明星辰又豈會不在?就如圣曲《招魂》般,雖然一時失傳了,但最終會重現(xiàn)天下……”
????“此言差矣?!?br/>
????這時有士子站起搖頭說,看了看眾人便道:“諸位,封三鼎所言,乃是以某種吾等未知的形式存在,而不是失不失傳的問題?!?br/>
????眾人愣了一下。
????“這不是一樣?”有人問。
????“這豈能一樣?”
????那士子再搖頭,指著堂上的木柱道:“猶如這木,焚后,可化為炭,吾等可言,木失火后,以炭之形式存在。但這炭,諸位還能再稱為木?不能!即使圣曲《招魂》,真以某種吾等未知的形式存在,但是吾等還可稱為圣曲《招魂》?不能!因它不再是圣曲《招魂》,而是吾等未知的存在。因而,封三鼎之言,乃是無稽之談……”
????那士子說完,亦贏得諸多人的認同。
????“荒謬絕倫!”
????此時又有人站起來,道:“大山崩,化為土,他日,土終成大山。這《招魂》失傳猶如大山崩,不過暫化土而已,終有一日會再成大山……”
????“汝這山,可是原先之山?”
????“又豈能不是?皆是土所成?!?br/>
????那人愣了一下,自己山之論的確有漏洞,便道:“一盆水,分為十盆水,再合為一盆水,這水,還是那水……”
????“吾言山,不言水?!?br/>
????“既然水是那水,山,還是那山,有何不同?”
????兩名士子圍繞山與水爭論不休。
????“既然封三鼎言,圣曲《招魂》以某種吾等未知的形式存在,那琴君為何沒有發(fā)現(xiàn)?”又有士子站起來發(fā)問,“倘若說,琴君境界未到,未能覺察,那琴王又為何未曾發(fā)現(xiàn)?今日,連琴君、琴王,亦未曾有所感知,說明封三鼎所言不實……”
????“汝又不是琴君、琴王,安知琴君、琴王不知?”
????“汝亦不是琴君、琴王,又安知琴君、琴王知之?且,琴君、琴王,何曾有言過?不言,即不存在……”
????“即使琴君、琴王未曾感知,又豈能說不存在?吾等黑夜不見日,琴君、琴王黑夜可見日?不見也。由此可見,吾等與琴君、琴王,又有何區(qū)別?無區(qū)別也?!?br/>
????“荒唐可笑!”
????“琴君、琴王又豈是汝等可比?”
????“難道白馬非馬?琴君、琴王非人?倘若琴君、琴王非人,的確不是吾等可比……”
????在稷下學宮各處,皆有士子在爭論不體。
????稷下學宮。
????乃是天下三大學宮之一。
????薈萃天下名流,文人士子們聚集一堂,圍繞著天人之際、古今之變、禮法、王霸、義利、時下熱點等話題,展開劇烈辯論,發(fā)表理念見解……
????在此,沒有一言之堂,不為權(quán)威所斷,不為善辯者所左右。
????諸子百家皆可暢所欲言。
????平等共存。
????凡稷下學宮文人士子,無論其學術(shù)派別、思想觀點、政治傾向,以及國別、年齡、資歷等如何,皆可以自由發(fā)表自己的理念與見解。
????并允許文人士子不治而議論。
????更是文人士子的最佳揚名之所。
????因而,四方游士,各國士人,紛至沓來。
????在其興盛時期,匯集了天下仁人賢士過萬人,曾容納了幾乎所有的學派,如道、儒、法、名、兵、農(nóng)、陰陽、縱橫、輕重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