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列國之交
歌舞已畢,越王看著群樂的眾臣還有現(xiàn)在已沒有希望,反而十分輕松的一眾公子,臉上透著一股得意之色。
至如今墨翟、白公勝、伯焉三位公子算是已脫穎而出,如何來選,自然要看第三題。
“眾位卿家,眾位賓客,今天經(jīng)過兩道題,本王已選出優(yōu)秀的賢良之才。
這就是宋國使臣墨先生,楚國勝公子,吳國伯焉公子。
最后一道題也是困擾本王心里,有些時日的,今日難得借蓮花生辰之宴,還要請三位公子為本王解惑。
現(xiàn)如今大周天子之治勢弱,而列國稱霸,真正治國還在列國。
而越國若欲強盛,與列國之交,必然是重中這重。
越國外有吳,而西有楚,北有秦晉齊魯,中間還有宋國,鄭國、衛(wèi)國等等。
可列國之中并非十分友善,如何與眾列國交,想來三位公子該有所高見。
在此就先請伯焉公子來回答本王之問吧?!?br/>
前兩輪都是先請墨翟,可這最后一道題卻先請伯焉,到讓一眾人等意外,大家也不知道越王勾踐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王禪其實心里明白,伯焉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奪得頭魁,就算伯焉是王候之家的公子也不可能。
因為越王本就沒有與吳國相交好的意思,若真把蓮花嫁至吳國,那將來還真的成了一個顧忌。
而白公勝也是不可能的,因為越王不想如此明目張膽的與前太子建之子聯(lián)姻,若是聯(lián)姻會讓當(dāng)今楚王有疑。
而且若白公勝回到楚國,那么勢必也將是一個王位的隱患,成為楚國內(nèi)亂的一個苗頭。
所以越王一時之間還不會與楚國撕破臉皮,讓楚王找到借口。
由此看來當(dāng)今的越王勾踐,其實并非只是想吞滅吳國,而且是想先稱霸南方,先滅吳,再滅楚。
最后成為南方最大的諸侯之國,與北方諸雄對抗,甚至于一統(tǒng)中原,取同而代。
所以縱然剛才伯焉與白公勝的回答更得越王欣賞,但真正要選的還是墨翟為婿。
伯焉嘿嘿一笑,此時志得意滿,想著只要有王禪在,至于能不能選上,已經(jīng)是其次了。
可他也知道,縱然如此,還是得在這眾多公子中表現(xiàn)一番,這樣將來也讓蓮花公主覺得伯焉還真是不錯的公子。
“回王上,列國之交,其實并不需要過于思慮過多。
就如同越國與秦國,那相距千里,交與不交并無關(guān)系,秦國也不會出兵越國,而越國怕也難與危及秦國。
列國之交就如同鄰里相交一樣,遠親不如近鄰。
越國與楚國、吳國交界,越國當(dāng)然要與吳國與楚國交好,這樣三國相好,就可得益于三國富強。
百姓也好君王也罷,就算這殿中的一眾大臣,諸位公子也都不希望有戰(zhàn)火,大家相安無事,大家都好。”
伯焉平時玩劣,可此時竟然也說得不錯,雖然表達上還有欠缺,但作為此次來越的吳國副使,當(dāng)然希望吳越兩國交好了,而楚國這些年也有些弱,所以相對吳國越國來說,也十分友好。
再說了楚國有鬼谷王禪此等奇人,他是十分懼憚的。
若是吳國與楚國交惡,那有王禪在楚,怕吳國也難與占到便宜。
所以伯焉的話其實就像是和稀泥一樣,希望吳國與越國還有楚國三國交好,這樣大家相安無事,也不用操什么心,更不用擔(dān)心有戰(zhàn)亂。
老百姓平安度日,像他這樣的富家公子也可悠閑一生,若是戰(zhàn)亂一出,就若前些年吳攻楚一樣,若楚滅了,那這么多楚國人又將如何。
“伯公子此次身為吳國副使,出使越國,一片相好之心,本王十分贊同。
越、吳、楚相交也有幾百年,其中也不乏戰(zhàn)火紛飛之時,若三國交好,確實是三全齊美之事。
可縱然本王有心,卻并不能讓其它人無欲,有欲則伐,誰愿安居一偶,而不想稱霸中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