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的春天可不是什么好天氣,風(fēng)和沙子嗖嗖的直吹,一般人們這時候都貓在家里,不怎么出門??伤卫先贝舨蛔?,他和兩個表弟牽著騾子冒著風(fēng)沙,一路向北。
以前老聽人說商人苦,宋老三嗤之以鼻,只要能賺錢吃點苦能算啥?再苦有種地苦?結(jié)果自己當(dāng)上這毛布商人后,才發(fā)現(xiàn)商人的苦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吃的,比如這會不要說刮風(fēng)了,就是下刀子他也得出門往北走。
原本收羊毛的生意不用出這么遠的門,可到開春以后不知道從哪兒竄出來那么多放羊娃,全是搶生意的,搞的最早跑榆林這片的宋老三收不上來多少羊毛,有一次差點就空跑一趟,連來回的干糧錢都賺不出來。
怎么辦?可把宋老三愁壞了。要說以前說不準他都轉(zhuǎn)身就回去放羊了??涩F(xiàn)在不行啊,老娘剛剛給他定了門婚事,對方可是十來歲的黃花大姑娘,媒婆都說了能定上這門親,主要是聽說宋老三最近販羊毛當(dāng)生意人才能成的,要是像以前一樣當(dāng)放羊娃肯定沒戲。
好不容易定的親可不能黃了,最后宋老三把心一橫,決定繼續(xù)北上,這次不到榆林,而是要找口外的套虜蒙韃子收羊毛。哪兒的羊毛絕對海了去了,不過卻很危險,那些韃子們可是不好打交道,動不動就翻臉不認人,去哪兒一趟可是很容易把小命都丟了。
要不是被逼急了,宋老三這輩子都不會和蒙韃子打交道,然而現(xiàn)實讓他不得不低頭。北上的時候他可以說是賭上了自己全部的身家,把前段時間販羊毛攢的家底全壓上了,還從老舅家借了三頭騾子,共湊了十頭騾子的貨。
從延川出發(fā),走了三天時間就過了神木來到了口外。以往的時候這一帶可是重兵把守,不是很輕易能過去的,但去年底的時候清韃子打了過來,他們和蒙韃子是親戚,就開了邊關(guān)。聽說這蒙韃子自從開了關(guān)之后,就不老實,好幾次到附近的村鎮(zhèn)來搶劫。
盡管這蒙韃子不是什么好東西,可宋老三卻不得不感謝這開邊關(guān)的好事,沒這好事他就做不了生意了。
繞著山路出關(guān)到了套虜?shù)牡乇P,宋老三整日的提心吊膽,生怕自己這點家底被韃子連毛帶骨頭全給搶了。大的部落他沒敢去談生意,就找了個草原邊上的小部落去談。
因為長期在邊關(guān),這一帶的蒙人和漢人說話互相都能聽的懂,不然宋老三就是膽子再大,也不敢跑這地方來。
第一次和韃子的生意異常順利,順利的宋老三和兩個姑舅都有點覺得是在做夢。他們帶的布匹和一些雜貨被部落里的人全要了。用這些雜貨把整個部落的羊毛都換走了,甚至部落的話事人還說等春暖的時候剪下的羊毛還賣給宋老三。
來的時候就覺得會發(fā)財,可一下子收了這么多羊毛,卻讓人有了幸福的煩惱,只有十匹騾子運不走啊。愁的宋老三,胡子都快白了。最后還是韃子部落的人給想了個辦法,派了三個部落的年輕人,牽著馬匹幫他把羊毛駝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