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商王除了祭祀、砍人、巡土、造小孩外,還有什么職能,答案是還有斷案的工作,這個年代沒有成文法,而是秘密法,什么是秘密法,既法律以禮法或者說誓約的方式存于宗廟,只有貴族才知道。
野人有疑,公士決之;大夫有疑,上卿決之,而如果諸侯和上卿之間有了爭執(zhí)和矛盾,那么破事就得由商王來判斷了。
當然,這個順序并不一定完全成立,還得看血脈遠近還有事情的疑難程度,如果是大家都拿不定注意,隨時可能因為兩家人的一點小糾紛變成一場諸侯大戰(zhàn)的那種,依然可以找天子裁決。
這也是在春秋前期的周天子還能維持的權(quán)威來源,諸國矛盾,需天子裁決,因而周天子才能在那種情況下繼續(xù)維持一定的權(quán)威。
但是到了戰(zhàn)國,真正意義上的百家爭鳴的時候,法家把成文法給逐步一點點整出來之后,再加上諸侯們開始相信兵強馬壯為天子的時候,周天子的權(quán)威就徹底的一落千丈。
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對于鞏固王權(quán)是好事,但是,子受他媽的根本受不了這個。
當然,直接進步到成文法也不行,這群文盲就他媽不認識幾個字,就算認字,如成文法這種字數(shù)龐大,釋義精準的玩意兒,他得多少木簡才他媽寫得完。
寫完之后,還得培育多少的法吏去做事,負責執(zhí)法、審判的過程?
不過,為了后人少走彎路,這家伙這些天不是在到處閑逛巡視各方,就是在后院提著宵練雕銅柱子,然后把石頭交給惡來,讓他找個安全的地方保管起來,準備留給自己兒子或者孫子,也可能是孫子的孫子用。
而石頭上自然是參考古代成文法的集大成之作,和現(xiàn)代法律相比都相差仿佛的,除了不人道外,在嚴密程度上可能還有所勝出的——秦律!所編寫的內(nèi)容。
一共十二塊銅巨柱,除了子受這種怪物,沒人拿得動的那種,表面是密密麻麻的文字。
歷史上真實的秦律主要包括六篇主要內(nèi)容,《盜》(搶劫,殺人,聚眾犯法等重罪)《賊》(偷竊等輕罪)《囚》(處罰依據(jù))《捕》(執(zhí)法流程)《雜律》(不足以入刑的,比如說撒謊、賭博)《具律》(加減刑依據(jù))。
除此之外,還有司法格式與審判流程的《封診式》,包括告,庭審,辯論,舉證,出具判罰依據(jù),并且可以在決斷后進行覆訊,既上述由上一級司法機構(gòu)審判;司法鑒定的《鑒定》【真·秦代就有司法鑒定和醫(yī)學鑒定~_(:з)∠)_】,以及解答一些對于法律本身的疑問的《法律答疑》【就是這個名字,真是秦代的~_(:з)∠)_】等等。
基本上,和現(xiàn)代刑法以及民法相比,除了不夠人道,以刑止刑的手段過于嚴苛,以及在一些后來才有的罪名和犯罪行為上缺乏處理,再加上一些時代的局限性導致的特權(quán)存在外,幾乎沒有太大的區(qū)別,甚至可能在一些方面還要更有效一些。
當然,子受根本不可能記得全部的秦律,那玩意兒正經(jīng)人最多就是晃一眼,但是他記得現(xiàn)代一部分法條,再結(jié)合電視上看見的秦律的解釋,外加平時看小說什么的亂七八糟的信息,仿照秦律的方式整了一套成文律法出來。
為什么是以秦律為模板而不是現(xiàn)代法律呢?
因為很簡單,對于這個時代的盜賊和犯罪者來說,現(xiàn)代的法律過于的人道主義和考驗人性了,而且不合時宜,直白說,子受定的這套玩意兒和現(xiàn)代法律最大的區(qū)別,也是秦律和現(xiàn)代法律的區(qū)別——不近人情!
但是,這套成文法不適合商周時期,他讓惡來好好的保管,一式兩份,第二份等自己死了,埋墳里給后世的現(xiàn)代考古學家添堵,這可比什么預言書惡毒多了。
這足以讓后世的專家把頭都撓破了都搞不清楚商朝到底有沒有成文法,成周是不是在開倒車。
如果商在自己手上或者在子孫手上滅于周或者齊,其后人必然瘋狂抹黑商,然后美化自己,然而,成文法并未真正的應用并流傳,因此,后一個朝代必然還是貴族秘密法那套。
作為現(xiàn)代人,要在青史留名而且在歷史這種東西上面搞事情,當然是謀于千年后,而非百年后啊,只要到時候挖出來之后,后一個朝代在制度上開倒車就在史實上坐實了。
所謂你以為我在第一層,你在第二層,實際上我在第五層!
作為五行八卦三才兩儀,仁德信義皆缺的壞痞子,要整當然整個大而有力的啊,而且如果后世之人真的靠他留的銅柱上的條文而來推斷商周時期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話,一定會走歪,然后怒噴后一個朝代開倒車!
越是往后發(fā)展,噴得越狠,越毒,而后人越是經(jīng)歷了動亂,法治不明等之后,還要噴的更加起勁,成為各種短視頻素材——“誒嘿嘿,看看最后到底誰遺臭萬年~”子受雕刻這玩意兒的時候,笑的可開心了。
當然,如果子孫后代爭氣,發(fā)展到需要出現(xiàn)成文法來管理國家的時候,那么這套銅柱也可以給他們開一個頭,留下一個一開始就十分完善的模板,避免走很多的彎路?!咀?】
但是,子受在雕柱子這種事情是瞞不住大家的,畢竟數(shù)萬斤的銅啊,而且大家也知道子受在制定法條,介于這個時候的成文法都是放在宗廟的,以青銅禮器制成的,也不奇怪。
就是這個規(guī)模太大,而且字數(shù)太多,姜后算是商代罕見的文化人了,看了一眼就開始頭暈。
至于說其他貴族,除了感嘆商王是真的有大病外,就只能感嘆這家伙簡直是牛日的,歷代商王,就算你上追到開國之君,甚至夏后人皇他也沒這么強的精力,提著宵練在幾千斤重一個的熔鑄空心銅立柱上雕刻——還是這么大一篇文字。
但是,除了用神劍直接雕外,正常的鑄造方式根本沒法鑄造出這樣的銅柱來,所以,子受可能還得給后世人留下一個更大的謎團——這玩意兒它是怎么給造出來的???
當然是沙模直接澆灌銅水,多段拼接成一個光禿禿的空心柱子,然后就子受直接在柱子上陰刻啊。
當然,燒紅了,學帝辛用來處罰人也似乎沒問題,可能效果還更好,因為你背上會留下一篇你犯的罪的完整法律原文,相信一定讓人印象深刻。
而這個舉動,就讓沫都不少貴族就開始有找商王咨詢法律問題和裁斷了,畢竟,在他們眼里,字多就是好,字多意味著這個法律非常的完善公平,不然誰他媽會刻這么多字??!
而且刻在青銅巨柱上,也算是一種奇觀了,就好像早期人類部落一樣,天生就無法抵御對于巨大的奇觀造物的崇拜之心,于是他們就對商王的決斷能力有了很大且不太實際的期待。
而現(xiàn)在子受面前的就是這樣的一樁案件,說起來也和他之前搞的破事有關(guān),算是屎盆子饒了一圈扣自己頭上了吧。
簡單說,有蘇在執(zhí)行商王的“除你灌溉”工程,這個工程很順利,他們花費了無數(shù)的奴隸的生命之后,成功完成了截水灌溉的工程。
因為水壩的關(guān)系,本來水位下降的河流重新蓄水,至于下游的齊國和東夷怎么混,就不是邢伯蘇的問題了,于是,商王因其功績,賜水車一架。
這本來是好事,可惜問題就出在這里,上游諸侯也在取水,于是下游的有蘇水位下降,帶不動水車,于是邢伯就怒了,我特么修的水壩,你他媽用我水?交錢!
而上游的諸侯也覺得很委屈,我天天在這條河取水,你下游修啥都和我無關(guān)啊,為什么要我交錢???兩邊就把官司打到商王面前來了,不僅官司打過來了,兩國軍隊也陳兵邊境,大有一言不合就干架的味道,話說,這個時代搶水干架似乎也沒什么毛病。
“所以,就是這么個事情?”子受也挺撓頭的,好像兩邊都挺有道理的,上游一直在取水,你修不修水壩都要取水,你愿意修水壩是你的事情,他們沒必要掏錢來著。
可是,有蘇修水壩就是為了蓄水,他們好不容易修起來水壩,你讓他們用不成水,那不是欺負老實人嗎?那樣下游的諸侯,誰還執(zhí)行商王的水利工程計劃?
“這樣,你上游取水在水壩之前,是不是很困難?”“是的”上游的諸侯點點頭,因為確實很難,這事情沒必要撒謊,大家都知道很難。
“那你現(xiàn)在是不是容易了?”
“嗯,確實”以前奴隸要下到最下面的河谷去挑水,而現(xiàn)在只需要挖開水渠引水就行。
“那你節(jié)省的奴隸是不是因為邢侯的關(guān)系?”
“…..這,大王說得對?!睂Ψ嚼懔艘幌拢@倒確實是。
“那你是不是該感謝邢侯,那么既然你應該感謝邢侯,自然就該把你原本節(jié)省下來的奴隸和財貨送一半于邢侯才對?!弊屓筒滑F(xiàn)實,對方肯定不會干,但是,讓送一半為謝禮就有可行性了,而有蘇得了利,也不會感到自己虧了。